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轉型成功 教官成校園安定力量

這篇報導報告被採訪的一些學校人員對於教官去留的看法,並主張,基於教官帶來的安定力量,他們應該留在校園。
  1. 我們有什麼理由讓教官退出校園?
  2. 根據這份報導,我們有什麼理由讓教官留在校園?這些理由適切嗎?
...
張凡 中國時報

因南港高工教官干預學生活動,使得「教官該不該退出校園?」再度引起熱烈討論。中國時報最近採訪台灣8所高中職及大學,這些學校一致認為「教官是校園安定的力量」,學校沒有教官會很麻煩;即使校風民主、開放的台大,也不要教官完全退出校園。

北市南港高工有學生在網路上發起「港工憤青反六輕」活動,不料竟遭教官以「鼓動學潮」恐嚇嚴辦。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及人本教育基金會決定推動修改「教育基本法」,讓教官完全退出校園。

教育部軍訓處長王福林說,目前學校教官剩3,700位,其中2,700位在高中職、1千位在大專院校。高中職一定要有教官、大學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但目前幾乎所有高中職及大專院校都還有教官。

台北市開南商工校長林本博肯定「教官是校園安定的力量」。他指出,有好幾次,學生在外面受傷,教官一直在醫院急診室陪伴並協助處理,到天亮才離開,這並非一般老師可以辦到。台北市惇敘商工校長李繼來說,一旦教官退出校園,校園秩序會變得更亂。

大學可不設教官,但實際上連台大都不希望教官退出校園。台大主祕張培仁說,當教職員下班後,校園安全是靠教官和駐警維護,學生在校內、外發生緊急事故,通報系統由教官處理,「只有軍人可以忍受24小時不休息,下班也是輪值。」台師大和政大也都認為,教官有必要存在於校園。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無性別的教養 小寶貝引發「風暴」

下面這篇報導關於加拿大一對夫婦教養小孩的方式、他們受到的批評,以及他們的回應。

我目前想到的問題是:

  1. 對小孩的性別保密,有助於他擺脫「社會偏見的束縛」嗎?這裡的「社會偏見的束縛」是什麼?
  2. 該夫婦的回應「全世界必須知道,好奇小貝比兩腿之間的東西,既不健康、不安全也跟偷窺狂沒兩樣。我們知道怎麼回事,也會繼續保持其乾淨、安全、健康、不公開(而非祕密)的一面」("the whole world must know what is between the baby's legs is unhealthy, unsafe and voyeuristic. We know – and we're keeping it clean, safe, healthy and private (not secret!)")有道理嗎?
  3. 著眼於小孩的福祉,該夫婦的作法合理嗎?

...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加拿大四個月大寶寶「史東」(Storm,風暴之意)金髮藍眼,長相很可愛,但史東究竟是男是女則保密,旁人不得而知,而史東果真人如其名,一出生就帶來風暴,掀起社會對性別該由社會規範抑或由小孩長大後自主選擇的論戰。

卅九歲的史托克和卅八歲的魏特里克這對夫婦,當然知道史東的真實性別,但不希望小孩這麼小就受到社會性別偏見的束縛,所以決定對史東的性別保密,讓其長大後自行決定。

目前知情者只有少數人,包括夫婦倆、兩個兒子(分別是五歲的傑斯和兩歲的奇歐)、兩個助產士及一位親密友人。就連祖父母也被蒙在鼓裡。

但此舉招來社會強烈批判,從電台叩應節目乃至美國電視談話節目,莫不圍繞史東打轉,批評父母不該拿小孩子做實驗,導致其一輩子受欺負。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譴責,魏特里克不改初衷,她在廿七日發給親友的電子郵件中指出,「全世界必須知道,好奇小貝比兩腿之間的東西,既不健康、不安全也跟偷窺狂沒兩樣。我們知道怎麼回事,也會繼續保持其乾淨、安全、健康、不公開(而非祕密)的一面」。

刻意保密史東性別之外,這對夫婦養育另外兩個兒子的方式也頗具爭議,但魏特里克反駁,這些批評都戴著有色眼鏡。她說,傑斯與奇歐都清楚自己是男生,但是她一再鼓勵他們掙脫性別規範,自在做自己。

傑斯喜歡粉紅色的衣服,將長髮紮成辮子。奇歐喜歡紫色,一頭金髮披在肩上。兩兄弟的外貌讓許多人誤以為他們是女孩,因而遭到歧視。但魏特里克堅稱,就算遭人白眼或批評,仍不能剝奪小孩對衣服與髮型的選擇權。

而談到史東,魏特里克說,四個月的小孩還在學習認識自己,不適合將性別硬套在其身上。她強調,多數小孩被貼上男或女的標籤,以求安心與安全生活,但這樣的做法在他們的經驗中並不成立。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多元伴侶」對家庭的危害╱陳小小


在這篇文章裡,陳小小以維護家庭價值為理由,反對多元伴侶這種價值觀(或生活方式)。使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陳小小企圖論證多元伴侶的價值觀一旦落實,許多可貴的家庭價值可能會被各種痛苦取而代之。

這篇文章平鋪直述,但除了主要的論證之外,也隱藏了一些輔助用的小論證。可能的思考方向有:

  1. 「多元伴侶」是什麼?陳小小對於「多元伴侶」的解讀跟一般人一樣嗎?
  2. 就陳小小對於「多元伴侶」的說明,陳小小舉的那些例子是否適切?那些例子裡的「多元伴侶」,是否會受到她提到的多元伴侶價值觀所支持?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推論練習怎麼玩

推論練習是一個培養分析理解、批判思考和清楚表達能力的地方,你可以任意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文章,仔細閱讀之後留言討論。同時,下面這些意見可能有點幫助:

關於理解文章
  • 文章裡的主要主張是什麼?作者提出什麼理由支持他的主張?
  • 你同意他的主張嗎?
  • 你認為他舉出來的理由足以支持他的主張嗎?
  • 在他的文章中,是否犯了任何推論錯誤?如果是的話,在據此進行反駁之前,你能幫助他把論述建立得更好嗎?

關於留言回應
  • 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被婊就被婊。如果你不發文說明自己的看法,也不願意挑別人的錯誤,那麼你自己不會進步,也無法協助別人進步。
  • 在提出自己對於某個論點(不管是來自於文章,還是來自於別人的留言)的意見前,如果你先把自己對於這個論點的理解交代一下,通常會有助於別人搞懂你的意見,以及發現你犯的錯(如果有的話),不管如何,這都能增加討論效率,以及你進步的速度。
  • 可以的話,隨時關注自己是否把意見表達得夠清楚,必要時可以舉例說明,如果你寫的東西別人很難搞懂,要嘛不會有人理你,要嘛別人對你的回應常常會是出於誤解,不管如何,結果都不會讓你太開心。
  • 注意文法和錯別字,使用通用的語言能增加溝通效率。
關於別人的留言
  • 你有理由注意別人對於同一篇文章的留言,因為他可能提供了你沒有想到的論點,或者你認為錯誤的論點,不管如何,當你理解並回應,你都是在試圖釐清議題,並且協助彼此進步。

上面的一些提示來自「有建設性地回應網路留言」。此外,你可以在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論理方法」分類中找到更多或許有助於分析文章和判斷謬誤的工具。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留言板

歡迎任何聊天、問題和建議。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關於推論練習

我是Kris,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生。「推論練習」是我在網路上建立批判思考平台的一個嘗試。我會不定期提供網路上有爭議的文章或連結,略做說明後開放自由討論。你可以在每篇文章下面任意留言,基於我相信的言論自由精神,除了廣告和洗版之外,我不會刪文。然而,我希望你會發現,理性清楚的發言,在這裡遠比情緒謾罵有影響力。

這個網站的願景有兩個:成為批判思考和寫作能力的練習場,以及反制網路上的不理性力量。

過去,不論是在營隊課程或我的另一個部落格,偶爾會有人問我要怎麼學批判思考。在我的經驗裡,學批判思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實戰:真正地去閱讀論述,想想它有沒有道理,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對反駁。我在高中大學時常在深藍人文版參與討論,我認為那段經歷對於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有幫助。然而,要讓實戰有訓練效率,恰當的題材和理性的討論氣氛都是重要的。如果當時佔據人文版的不是一群願意把話說清楚,並且在意彼此是否在推論上犯錯的人,或者如果我們討論是自己也無法掌握的高深玄學,那麼那些討論大概不會有什麼訓練效果。基於這樣的經驗,我決定建立這個站,蒐集具有一定複雜程度和爭議性卻又不至於艱澀難懂的文章,以及對於理性批判(而不是情緒謾罵)有興趣的參與者,讓大家互相切磋,一起進步。

另外,網路上有一些部落客會刪掉自己不喜歡的留言,建立一言堂。就公開的部落格而言,我覺得這不太好,因為雖然每個人都可以瀏覽文章,但他們只看得到篩選後的想法,無法接觸那些對於文章內容的嚴厲批評。我希望在累積人氣之後,「推論練習」能成為對於這種部落客的理性反制。我也不確定這是否可能,不過當「推論練習」擁有一定的pagerank,就會在大家以那些有爭議的文章標題進行搜尋時,名列搜尋結果的前幾名,在這種情況下,關於那些文章的自由、理性的批評就可望被更多人看到,而其作者(如果他在意自己的文章能說服多少人)也可能被迫正視異議。

我相信理性地發言和討論的氣氛能讓我們的民主社會變得更公正和自由,作為軟弱無能的哲學生,我依然希望能藉由這個部落格在這件事上盡一份力。如果你願意跟我們一起玩,可以參考「怎麼玩推論練習」,如果你有問題或建議,或者想要聊天,可以到「閒聊版」